游戏“精神鸦片”背后的152个家庭“血泪书”
上周五,紫金山科技在今日头条发布的一篇【游戏被称“精神鸦片”:伤害不大,侮辱极强】引来上百条热议。
核心内容主要是:
“媒体如果说网络游戏没有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危害,太无良,太无良!”
“我是家长,强烈呼吁关闭网络游戏!”
“我家(同事)孩子已经沉迷于***游戏,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家庭苦不堪言”
“网络游戏是怎么搞钱的,怎么摧残孩子的,这难道不精神鸦片吗?”
那么,因玩游戏造成身心损害的究竟是青少年中哪类人群?为何网民或者家长对此如此痛恨?
8月9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联合多家媒体发布了一份《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研报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62.5%的未成年人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两小时的占比为13.2%,其中已经有部分未成年人严重沉迷。
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调研的103个家庭,以及收到的49封家长来信中,一些家长是这么说的:
“孩子睁开眼就玩游戏,玩到没有精力了就去睡觉。现在吃饭也不按时,全都乱套,一天一顿两顿。身体不是很好,干活也没有力气,也不运动。之前家人亲戚都劝过,都没用……”(一位安徽爸爸)
“儿子今年17岁,已经辍学在家了,经常晚上开着灯,一宿一宿不睡觉通宵打游戏,房门都是关着的,谁也不能进去……”(一位山东妈妈)
“儿子今年刚刚16岁,最长连续玩了38小时,睡觉都得强迫他……”(一位安徽妈妈)
“孩子11岁,玩《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以前喜欢看书、打球、踢球,之后也不看书打球了,整天脾气很暴躁”(一位河南妈妈)
这49封信里反应的情况中,65%的孩子每天打游戏超过10个小时,其中8%的孩子超过15小时(未提是否处于假期)。
而写信的家长中,81%都明确表示孩子因沉迷游戏对学业和身心造成很大影响。
“孩子现在白天睡觉晚上玩,下午醒过来继续玩。现在已经1年多不上学了,学校、援助中心、社会机构都找过了。都解决不了,我现在是给学校写假条让孩子休学……”(一位上海爸爸)
且很多家长提到的是,“以前没有游戏的时候”,孩子还会看书、打球运动,孩子“本来对这些运动很感兴趣”,但是游戏和短视频出现后,因为沉迷游戏、抖音、快手,根本就不出去活动了。
“孩子背着我们偷偷用他妈妈的微信钱包充值过,预计这几年总共充了6000多,最近两三个月尤其多。前两天我问孩子你充了多少,他说不知道。我又问孩子这些钱能不能退?孩子的脾气就立马就暴躁起来了……”
“孩子为了买游戏皮肤,以各种理由管我要钱,甚至不惜让同学消费他的饭卡,然后套现来买皮肤。他一充值就是连贯的,要知道,他在学校连饭都舍不得吃,要省下每一分钱用到游戏上……”
面向152个网游瘾重的家庭调研显示,有超过50%的未成年人会因为手机网络游戏充值,10个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在1万元以上,最高的竟然达14.9万元。
对于这些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除了游戏是同龄人社交热门话题(尤其是男生),家长还头痛于,游戏设计本身极具魔力和诱导,精心设计的玩法很难令未成年人理智结束。而未成年人往往也会通过借用其他人账号、成年人身份证注册等方式规避游戏实名制和防沉迷设置,甚至可以租身份证;日常,一些网课、作业、任务需要借助手机来完成,从而很难避免孩子杜绝手机使用。
而还一部分则是父母缺乏时间和精力以及没有及时正确引导,导致孩子(留守儿童等)沉迷于游戏。
到底如何改变这些状况?70%的家长认为只有彻底关闭网络游戏,才能彻底解决游戏成瘾的问题。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所有游戏限制时长、加强人脸验证,可以规避借用身份、换游戏玩增加时长的问题。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提出,应对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要在六大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正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所引发的严重负面影响;二是国家要从战略上重视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问题;三是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手机网络游戏的专项整顿;四是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五是支持、鼓励专业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六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治理。
其实,作为一个初中生学生的家长,笔者也想站在家庭个角度,举2个自己知晓的具体例子。
一个是上海某双职工家庭,家有12岁男孩,孩子在3岁前由祖父母辅助养育,3岁开始上幼儿园起,祖父母回到老家,孩子由妈妈或者爸爸安排时间接送,6岁上小学起,联合同班十余位同学家长一起,为孩子们请辅导老师组建了一个托管班,辅导作业、组织体育活动以及晚饭,家长下班后再各自接回。这男孩家里一直没买电视,爸爸妈妈回家后,分工家务,也给孩子分工家务,然后就在餐桌兼活动桌上聊天、活动、看书,周末固定看一部电影,有时也会对个别的社会热点进行讨论。每个周末除了必要的课外班,都尽量安排一两个户外活动(有时和同学家庭一起)。孩子爸爸坦言,孩子在校对一些同学提到的电视剧热点、游戏等都不是很懂,但他自己很热衷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热衷的长笛。孩子有自己的手机,需要用来上网课、社交,有时也会看看条漫、视频等。孩子妈妈征得男孩同意,在其手机上的一些APP做了每日最高时长设定(与孩子商量后),超过了时限就需要输入密码延时,而密码只有家长知道。家长并不实施监督孩子用手机,而是隔几天让孩子“汇报”一下近日手机每天使用时长、各APP使用时长,某些达到最高时限是因为什么原因等。鉴于这些原因,男孩并未有太多时间沉迷于手机。
另一个是山西某单职工家庭,家有13岁女孩。一直是爸爸主外妈妈主内的家庭模式,从幼儿园起主要是妈妈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接送、辅导作业等,因为担心自己全职在家,对外界信息了解不多,所以在小学时期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包括唱歌、轮滑、书法、编程、外语、数学等等,也经常联系各类比赛机构,希望孩子能学有所成。但孩子疲于应付这些课外班,内心很抵触上课和参加比赛,到了小学高年级,她对手机开始上瘾,成绩也开始下降。妈妈一开始没收了她的手机,她便开始找借口,例如和同学去图书馆学习,却用书夹着借来的手机,一玩就是一下午。妈妈又防止和同学外出,她便以不上学来做抵抗,局面越搞越僵。
这两个例子并不典型,确是真实存在。说到底,如果网游的外在诱惑确实存在,那么防止一个未成年人沉迷于它,最先能想出办法、做出行动的还是家庭本身,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