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测未成年游戏账号租售 为何“灰产”被约谈后仍未休?

记者亲测未成年游戏账号租售 为何“灰产”被约谈后仍未休?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邵萌

游戏禁令再次加码,这次聚焦在了“向未成年人租卖游戏账号”上。

9月8日,网信办等部门对腾讯、网易等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等进行约谈。约谈内容包括要求企业和平台不折不扣执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等。

此前,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对未成年人玩游戏时间严格缩减,要求网络游戏企业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但据多家媒体报道,防沉迷新规试行不久,未成年人便找到新办法,通过租号、买号等途径绕过监管玩游戏。

针对此次约谈,腾讯回应称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然而,封面新闻记者搜索发现,在部分电商平台及社交软件上,仍有不少出租、出售游戏账号的店铺在运行。“防沉迷”路上的一大障碍——租售账号平台有何监管难点?“灰产”和漏洞该如何解决?

观察:

如何杜绝游戏账号租售“灰产”?

9月9日,在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被约谈。腾讯回应起诉发函电商平台第二天,记者发现,此前被曝光的“交易猫”手游交易平台已暂停租号业务,但在搜索引擎和部分电商平台输入“手游账号”“游戏账号”等关键词后,大量租售游戏账号的信息涌出。记者注意到,一些店铺下单人数已超1万。

记者随意点进一家店铺提供的选号链接,王者荣耀、原神、绝地求生等游戏账号应有尽有。租号价格在每小时2元到128元不等,配置也从“无装备纯新号”到拥有“105个英雄、180个皮肤”的“精品号”。除“时租”外,还提供“日租”“包夜”“周租”等服务。

记者咨询多家网站和网店,一些交易平台页面上增加了“禁止未成年人租号”的提示,客服也表示“只有18岁以上才能出租”,但没有查验购买者信息等措施。

在支付环节,部分店铺甚至无需提供身份信息。卖家发送选号网址,买家在网站选好账号后复制商品编号,与客服沟通租赁时长和价格后,点进客服提供的商品链接并下单,商品链接不会写明具体账号,全程不会涉及实名或年龄限制等操作。

但在一些租售游戏账号的网站,租用游戏账号需手机号注册,同时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然而,未成年人可通过填写家长或网络上的身份信息等,躲过实名认证。

记者注意到,某平台上,游戏分微信区和QQ区,拍下付款后,有些店铺表示微信区需自己扫码登录,而在一些店铺,仅需点进他们提供的网址,将二维码截图发给客服,大约2-3分钟即可登录;QQ区商家则会提供“上号器”,打开输入解锁码后,软件自动填写账号密码,无需验证,即可开始游戏。

除实名认证外,人脸验证也并非“万无一失”。一家电商店铺客服告诉记者,如需人脸验证,买家可告知客服,店铺会联系“号主”验证。他同时保证,只要“号主”在,就可直接验证。至此,未成年人便可绕开防沉迷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游戏账号租售店铺还提供“合租”服务,买家可向店铺出租或售卖自己账号。

难点:

电商平台租号业务是否成监管盲区?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9月,微信公众号“腾讯维权”就曾发文表示,“游戏租号规避了国家实名制的监管规则,使对未成年人游戏的保护计划落空”。

一边是严格的监管禁令,一边是租售账号灰产,为何电商租号成“监管盲区”?

游戏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租售游戏账号从网络游戏诞生伊始就以野生的游戏虚拟财产交易的形式出现。并在免费游戏、道具付费成主流后,成为虚拟财产交易唯一的留存,其本身受到的监管就较少,一些行为也游走在法律边缘。

“由于购买人群比较特定,如快速实现游戏升级或花钱购买更好游戏体验,以及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因此会形成一个小众垂直的市场,有需求,也就难以禁绝。”张书乐补充道。

北京云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向封面新闻表示:“目前既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账号属虚拟财产,也没有法律规定禁止网络游戏账号买卖或限制网络游戏账号买卖”。

他指出,实践中,网络游戏企业通常通过用户协议约定玩家对游戏账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有的游戏企业在用户协议中禁止玩家将账号出租或出售。但违反约定,游戏企业只能进行违约责任性质的处罚。”

他表示:“如果以后制定法律将游戏账号界定为虚拟财产,原则上而言,虚拟财产同法律规定的其他财产类似,作为所有权人,玩家对游戏账号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在目前的立法状况下,如游戏企业未在用户协议做禁止性约定,则玩家出租或出售游戏账号不受限制。”

记者随后致电电商平台客服,为响应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监管,淘宝更改了相关商家入驻规则,目前网游装备、游戏账号、游戏代练等商品已禁止发布,原二级类目以下商品都已下架或处于屏蔽状态。对之前已入驻,租售网游装备、游戏账号的商家不做下架处理,但会进行相应管控。

建议:

如何合力解决“租买破防”问题?

事实上,“防沉迷系统”已发展多年,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问题,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6月1日前所有上线运营的游戏须全部接入这一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国家新闻出版署7月28日发布的公示显示,《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技术要求》拟列入新闻出版业2021年第一批行业标准立项计划。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将迎来国家标准。

而租售账号的现象也为网络游戏防沉迷带来新挑战,对此,专家建议各方合力。

从企业层面来说,张书乐认为,要真正做到防沉迷不被账号租买破防,除起诉租售账号平台外,还应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措施。他表示,游戏大厂需刀刃向内做好三件事:一是不能停留在口头呼吁,而是对账号租买行为诉诸法律,并在自身管理中发现一起封号一起,让账号租买成本大到买卖双方难以承受。二是加大实名巡察频率,在不破坏游戏体验的状态中,对成年人账号要不定期巡察,如实名验证、人脸识别,发现即封号。三是自身全平台参与,确保相关信息和行为被游戏大厂的各类社交、电商和内容平台全面抵制。

在监管层面,赵占领认为,游戏账号租售不太可能通过立法方式予以禁止。其一,游戏账号作为通常理解的虚拟财产,在今后的立法中很可能会被界定为虚拟财产,玩家对其拥有处分权利,禁止出租或出售缺乏法理依据;其二,游戏账号出租或出售过程中确实可能存在乱象,如出租或出售给未成年人,这个可通过租赁或交易平台的实名验证、人脸识别等方式解决。如通过立法禁止,游戏账号租赁和买卖的需求仍存在,这些行为将会转入地下,将更难以监管。

他建议,网络交易平台在游戏账号租售方面,应尽到更多管理责任,加大对平台上卖家出售账号行为的管理,履行甄别买家是否为未成年人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