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数孩子“上瘾”的手机游戏,遭到了监管的“重锤”!
来源:中产先生
不要误伤。
– 1 –
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的文章,把网络游戏定义为:
精神鸦片,电子毒品。
这形势感觉教培之后,下一个挨锤的就是游戏了。
作为一个没上学就玩黑白掌机,小学玩小霸王。初中玩街机,高中玩传奇、生化危机、梦幻西游、西山居剑侠情缘、流星蝴蝶剑,后来高三没时间了,大学重新拾起来,天龙八部、剑3、魔兽世界,到如今Steam里还有近百款游戏。
可不要误伤啊。
我感觉网络游戏主要是针对学生群体,对我们成年人,多玩玩游戏更利于搬砖。
果不其然,看了下原文:
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
“有的同学有时一天玩8个小时王者荣耀。”“手机被我摔了5、6个,孩子不吃早饭,把钱攒起来买手机,继续玩游戏。”“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点名了王者荣耀,看起来确实在学生群体中比较火,虽然手机游戏我基本不玩,不管是吃鸡还是原神,不太感冒。
将游戏定义成毒品,我记得好像还是20年前的事情。
2000年,《光明日报》出了一篇报道。里面有一段话印象深刻:
这电脑游戏就是毒品,就是电子海洛因,孩子一迷上了,自己就会变坏,整天在游戏室里的孩子,只有一个结果,男孩子最后变成抢劫犯,小偷,女孩子最后变成三陪小姐。
我记得那一年还有一个《千年虫》的电视剧,讲计算机和网络的,很新鲜很开眼界,我们都以为新世纪什么都是新的,看来并不是。
– 2 –
怎么看学生玩手机游戏这件事呢?
我觉得要分两方面来看。
第一个确实有必要纠正成瘾性的游戏。
青少年自制力差,容易对游戏陷入沉迷,但是这要分开说的。
首先是游戏本身,比如原神,原神我没玩过,塞尔达倒是接触过,这种游戏别说学生了,大人也会沉迷。
所以需要防沉迷机制,大人不用防沉迷,养家糊口就能让他们防沉迷,还得留点力气搬砖。
据我所知,现在网络游戏基本都是实名制,而且防沉迷机制做的都挺好,比电影分级执行利索多了。
然后其实是外部干预,家长或者学校的干预。
小孩子沉迷游戏,除了游戏本身,其实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独生子女、双职工父母、留守儿童。
这些是游戏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根本原因。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玩伴,手机就成了兄弟姐妹。
双职工父母,没时间陪孩子,丢给老人,老人丢给手机让孩子自己玩。
留守儿童就更是这样,完全野生放养的状态,这个群体才是最需要关注的。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不止是游戏。某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一起下沉到他们手里,我每年回老家几次,就看到邻居家孩子捧着手机刷快手,笑得不行,想和他父母说,都在附近工厂上班,没时间管孩子。
所以,你看这个问题是手机游戏行业的问题吗?
和教培一样,本质还是社会问题,然后挨锤的还是行业。
– 3 –
结语
行业的监管必须精细化,不要矫枉过正,然后社会的问题必须要配套措施。
怎么做呢?
1、游戏行业必须分级,必须实名制加防沉迷,手机系统最好也和电视一样设置一个儿童模式,游戏、抖音、快手就不要有了。
2、对于双职工、独生子女家庭要有配套政策,比如加班休假问题,留出时间陪孩子,去户外,去少年宫,这样就不会沉迷游戏。
3、留守儿童绝对是个大问题,不止是游戏。我觉得国家应该重视了,6100万之众,周末、暑期托管要不要先考虑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
对于游戏,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要适度。
玩得好了,就是生命和生活的拓展,特别是一些大厂的沙盒游戏,可以让你穿越时间和空间,沉浸其中领略不同的人生体验。
玩得不好,沉迷了,不但生活连健康都会受到损害。
所以,我支持学生非假期少玩或者不玩游戏,但是不要妖魔化游戏产业,我玩了十几年游戏了,好像也没被毁掉。
你怎么看?评论区里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