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充斥游戏,未成年人深受其害!要净网必须顶格惩罚

语言暴力充斥游戏,未成年人深受其害!要净网必须顶格惩罚

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防沉迷不仅要锁住时间,也要锁住任何可能的侵害。

比如游戏里的语言暴力。

在《南方都市报》采访书乐并报道了这一问题之后,腾讯做出了回应……

近日,国家出台“史上最严游戏禁令”,未成年玩家每周游戏时长不得超过3小时。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管控升级,不仅是从游戏时长方面对未成年玩家进行约束,也间接使孩子们远离游戏中的语言暴力。

目前虽然全部游戏都已安装防沉迷系统,但是游戏内容设计等方面仍缺乏对用户年龄的区分。

南方都市报记者测试《王者荣耀》《摩尔庄园》《猫和老鼠》中发现,三款游戏适龄提示分别标注着“12+”“12+”“8+”。但是在游戏的社交板块均未区分成年与未成年内容区域,部分游戏存在举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比如针对语言暴力,《摩尔庄园》并没有公开的惩罚细则。有玩家在遭遇“违规行为”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罚。

当记者想通过人工客服咨询是否有具体惩罚细则时,系统显示“您之前还有1094位客户在等待,请稍后。”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有45.5%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遭遇不良信息,淫秽色情内容占比14%,血腥暴力或教唆犯罪的内容达10.4%。而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19.5%。

就此,《南方都市报》记者张洁莹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玩家在绕过系统的方面非常有创造力。

许多网络用户、热词就恰恰出现在游戏的聊天界面之中,查证难、发现难,而且游戏平台对此类行为即使确证,也未必会对玩家的游戏行为有太多控制。

尤其是玩家在游戏中的登陆、账号封禁以及具体的游戏升级之类,基本和此类问题的处理是脱钩的。

最大的痛点就在于越是管控,越成为一种猫鼠游戏。

结果变成全民炫智的一种异类存在,加在游戏语音交流的普及和实时性,让这类问题更加严重且更难以管控,一闪即逝的语音也难以取证。

更好预防未成年玩家在游戏中遭遇语言暴力、骚扰,核心就是增加使用语言暴力、骚扰所要负担的成本。

如由于此类违规行为而导致游戏等级下降、游戏账号暂时无法登陆或永久封禁,即游戏厂商采取类似封杀外挂等破坏游戏内部生态平衡的行为时。所采取的雷霆手段,让整个游戏内的语言环境慢慢有规矩、变干净。

而在早前,一些热门游戏也对言语暴力问题,以“最高惩罚”的方式进行了消杀。

最为典型的就是全球大热游戏《彩虹六号:围攻》。

2018年,该游戏的惩罚系统做过一次步升级,玩家如果发布言语暴力方向的言论,视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2天、7天、15天、永封,同时被封禁的用户也会在全球信息中显示。

当然,人工智能和算法,也能做到一定的辅助效果,国外已经先行一步,有所成就了。

据媒体报道,拳头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科学家和设计师组成的团队,结果发现玩家使用的恶言中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为了优化整个研究过程,他们决定将机器学习技术运用到数据库里面。

“结果出人意料地成功,它顺利地在支持的15种语言中,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区分开来。”该团队人员介绍。

而在书乐发稿之时,腾讯对南方都市报的游戏言语暴力问题做出了回应:

对在游戏内及相关游戏社区发布任何违规文字、图片、语音,或使用包含违规信息的头像等账号,腾讯游戏安全在核实后,根据违规程度不同,处以禁言、短期封禁游戏账号,或永久封停游戏账号的处罚。

这就是希望的开始,书乐将持续关注和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