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告诉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没有创造力,只会捞钱
1994年4月20日,一根64K的国际专线将中国接入因特网。放在现在64k连图片都无法加载出来,但是它却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以至于人们都将把1994年称为“中国互联网元年”。
到了21世纪初,互联网行业并没有人们想象的欣欣向荣。随着全球科技网络泡沫破灭,互联网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除了阿里巴巴获得了2000万美元投资开启了发展机遇,网易、新浪、搜狐都经营惨淡,网易的股价甚至跌到了一美元以下,足见当时的不景气。
时代在发展,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老牌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换过业务,这也是为了求生存的无奈之举。随着互联网领域的不断深入与细化,互联网不再变得高深莫测,真正走进了百姓家。2012年,北京出现了手机预约出租车的软件,也就是现在的滴滴,标志着移动互联网已深入百姓生活。在此之后,涌现了数百家网约车企业,快的、滴答出行和一喂出行也都加入竞争。
2012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节点,滴滴、滴答出行和一喂出行的兴起。也带动了微信、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电脑,互联网行业到了蓬勃发展的时刻。
但是到了今年,距离2012年已经过去了近十年,互联网公司是否有改观?或者说得直白点,这些公司有何创新呢?阿里巴巴还是充当着电商平台的角色,靠抽取佣金赚钱,腾讯靠着游戏将马化腾捧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滴滴则开始和菜市场大妈抢生意,用现在很火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没有格局。
唯有技术创新才是竞争力,其他的都是空谈。滴滴创立至今烧了300亿,换来的却是七部门的审查,这样的钱花了有什么意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就是缺乏耐心,一心只想赚快钱。不过也确实,王者荣耀一款皮肤一天赚了几个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埋头钻研确实很不合群,就像是在学风不好的学校,刻苦学习反而会成为异类。
有人说,我们靠埋头苦干就能成功,中国人就是善于创造奇迹,当年科学家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不也完成了两弹一星,科技创新这种事还不是分分钟能够完成,不知有多少人被这句话催眠。
中国发展被国外技术卡脖子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能够改善,我们也不会花高价从国外进口,就是因为我们造不出来。
如果国内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不思变,光顾着从口袋里掏钱,成天想着拉好友砍价套路用户,这样的企业也挺可悲的。